“哪里有什么洪荒之力,成功都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云时代,意味着更好的联接,更多的分享,更大的自由。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有云的高度、云的思维,要站在云端看世界。”
日前, “首届华为全联接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来自120多个国家地区的20000名业界精英与会,共同探讨如何共建全联接世界、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之道。
大会围绕“塑造云时代”这一话题,针对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SDN四大使能技术和公安安全、金融、电力/能源、轨道交通、电信、ISP、教育、政务、媒资9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深度交流互动,探索最佳解决方案。
华为轮值CEO 胡厚崑
化云为雨,华为大步构想小步快跑
从电报到电话,从BB机到大哥大,从3G到LTE,再到5G研究,人类一直在寻求更紧密、更快捷的联接。每个人、每个企业、每个行业,乃至每个经济体,都在被云塑造,同时也在重塑云。华为对于云的思考和实践也从未停止。这就是我们眼中的未来,一个智能社会。
华为轮值CEO胡厚崑认为,下个十年,将是云的2.0时代,行业云将兴起。到2025年,所有企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都会被云化,85%以上的企业应用会被部署到云上。每个企业需要结合自身核心业务,探索最适合自己的云化解决方案。云重要,化云为雨更重要。为此,华为提出“化云为雨,让云为业务创造价值”的理念和三个实现途径。
首先是重塑观念。企业应重新认识ICT的作用,把信息技术从辅助性技术上升为关键的生产技术,大胆利用信息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创新,大胆利用新技术重新设计生产流程,而不是让技术适应流程。
其次是重构人才。掌握以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应成为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管理者的基本技能。纵观全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供不应求,顶尖人才更是稀缺。企业应提前布局,未雨绸缪。云时代,CIO不仅是企业“技术掌门人”,应成为“战略制定者”,能够用信息技术驱动业务变革。
第三是小步快跑。制定云化战略,既要大胆构想,制定长期的、系统的战略,也要小步快跑,从小处入手,循序渐进地建立持久的信心。 “云正在塑造一切,有变革才有重生。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云的2.0时代,有变化,才有希望,有行动,才有未来。” 胡厚崑说。
华为致力于成为智能社会的使能者与推动者,其云战略定位为:以客户为中心;聚焦ICT基础设施,提供创新的云技术;成为客户优选的伙伴;积极参与云生态建设。
技术是不断演进,客户需求也不断变化、升级。做云技术的提供者,华为的底气来自哪里?除了多年积累的技术和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文化。28年来,这种价值观成为了华为的DNA和华为员工的最高行动指南。所谓以客户为中心,就是接地气,把握业务特点带来的不同需求,用创新的云技术和解决方案去匹配,做到“按需应变”。
“在云计算的2.0时代,不可能只有一朵云,而是千千万万朵。”胡厚崑表示,如果说亚马逊、阿里云提供是类似“水电煤”基础能力的标准化云服务战略,那么华为则聚焦在电信云、金融云、城市云、园区云、媒资云等重要行业市场,提供更高差异化能力的云服务。
华为轮值CEO 徐直军
因云而优,华为筹谋企业数字化转型
在塑造云时代的进程中,企业应该坚决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坚定不移地成为数字化企业。那么,如何解决现阶段经济形势下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何更好地面向未来,华为轮值CEO徐直军从一个企业的角度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拥抱云,融入云,成为数字化企业。
要成为数字化企业,首先要实现企业的人与人、物与物和人与物的全联接,同时要把企业的员工、客户、合作伙伴、供应商连在一起。企业要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开展运营。其次,把实时决策融入业务流程,实现自动化,使运营更加简单、高效、智能。数字化企业的关键是要给客户、合作伙伴、员工提供ROADS体验,当然这也是最难实现的。
因此,未来无论是从企业还是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在购买产品和服务、享受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应该能够实现实时、按需、全在线、DIY和通过社交网络在朋友之间进行分享、推荐。
例如,哈雷摩托是世界高端品牌,它的理念是世界上没有相同的哈雷。由于进行了数字化转型,所有生产线实现互联互通,1200多个零件组装成一辆摩托车,仅需89秒。转型前,一台哈雷摩托车从客户下单到交付,要21天;转型后,所有的订单下单进行了在线化,交付时间缩短到了6小时。
“在企业竞争中,如果企业坚定不移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它的体验、效率各方面都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它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相反,没有采取行动的企业,可能就会在竞争中死亡。”徐直军表示。
解决云化的问题和挑战要从云化本身来寻找答案。企业应从建好云、用好云和管好云三个维度思考实施策略。基于整个企业的IT和网络架构,解决这五个关键问题很重要:第一,如何做到应用的敏捷开发。第二,如何解决云化的安全问题。第三,如何应对未来大数据流量问题。第四,如何解决云化的过程中,数据的迁移,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迁移、公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迁移的带宽问题?第五,企业的园区网络管理需要专业人员来管理和维护。
要真正打造一个数字化企业,不仅需要CEO和管理团队下决心,坚定不移地推动,同时也要重新思考CIO在面向未来的价值和定位。CIO应成为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者,成为IT架构云化的主导者,成为客户、合作伙伴,以及企业内部互动的使能者。
华为轮值CEO 郭平
只做土壤和能量,华为建哥斯达黎加式云生态
“华为的定位是做未来智能社会ICT生态圈的土壤和能量,通过联盟促进行业和社会持续进步。华为要建设的,就是哥斯达黎加式的,一种开放的、繁荣的生态系统。” 华为轮值CEO郭平表示。
未来ICT将会是一个开放、多样、共赢的生态圈,每个企业,无论大小,只要有独特价值和贡献,就可以在互生、共生、再生的利益共同体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共同催生出一个英雄倍出的大联盟时代。
传统产业链上的企业,优势在于构建核心竞争力,但随着产业融合、消费需求的升级,企业必须变得开放、灵活,建立起面向未来的生态优势,单打独斗已成过去。企业的优势,不仅来源于内生优势,还将来源于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一,做大蛋糕比做大自己的份额更重要。过去近三十年,华为将通信服务普及到全世界;过去二十多年,华为把象牙塔里面少数人享受到的服务,推广成为全世界的普遍服务;未来,华为要做的是创新驱动下的数字化转型。未来10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机会将高达100万亿美金。华为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有效地与外部资源发生联接,共赢未来。
第二,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合作必须面向客户,发挥各自优势,交付价值。传统的竞争优势下,构建新的生态优势,除了需要自我革命的勇气,更需要整个组织在思维方式、认知模式、行为模式上进行根本性转变。在具体的商业场景当中,华为力争扮演的是生态中“土壤和能量”的角色,坚持管道战略,不与合作伙伴争利。
第三,利益分享既是生态的驱动力,也是成功生态的结果。面对未来智能社会这个最不确定的对手,华为的战略就是靠利益分享“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进行更为广阔的利益分享。在未来数字化市场的巨大市场中,华为只拿1%,其余的都留给伙伴!
华为目前正通过有竞争力的产品、开放的架构和API,构筑开放多样的云生态,为合作伙伴提供便利。郭平指出,华为在构建开放生态圈的具体行动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联盟,引领产业方向,共同做大产业;二是商业上的战略联盟,确保客户的商业成功;三是开源社区,推动更多的社区化协作,四是开发者平台,目的是引入更多玩家激活创新,繁荣产业链。
“过去是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出来的都是孤胆英雄。今天,云时代开放、多样、共赢的生态圈,带来了广阔的生长和用武之地,这将是一个英雄倍出的大联盟时代。” 郭平表示。
到2025年,所有的企业都将用到云,85%的企业应用将部署在云端,未来,企业云将成为云化的重点,这是华为的重大机遇。华为坚持做数字社会和智能社会ICT生态圈的土壤和能量,通过建设云生态圈,网罗天下英雄,促进行业和社会持续进步。做为中国民营企业的龙头老大,这次转型势必给行业带来巨大福利。
评论